时间:2021-05-01 阅读次数:
继2020年12月短期讲学之后,2021年3月30日至4月30日,英国杜伦大学郑冰寒教授再度来公司进行了为期五周的短期讲学。讲学期间,郑教授为公司2020级英语笔译方向的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进行了6次翻译工作坊讲座,同时为全体师生作了2次专题讲座。
翻译工作坊是专门针对kaiyun官方网站下载手机网页英汉笔译方向翻译硕士的翻译实践与讲评课程,内容涉及不同文学体裁的翻译与点评,包括文学美文、财经报道、报刊评论文章等体裁。每次课在讲评员工提前递交的翻译作业的同时,结合语言、文化和翻译理论与技巧,帮助员工快速提升应对不同文体的英译汉笔译技能。郑教授课程选材新颖独特,讲解条理清晰,有理有据,深入浅出,受到了员工们的一致好评和高度赞誉。
专题系列讲座之七“人工智能冲击下的翻译与翻译研究”在4月21日举行。近些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机器翻译的迭代更新,机译质量的日益优化,翻译这项古老的职业迎来了史无前例的挑战。机器翻译能否最终(或何时)取代人工翻译?这类问题在当今业界和学界被不断提出,众说纷纭。通过梳理机器翻译发展的四个阶段:基于规则的机器翻译、统计机器翻译、混合机器翻译和神经机器翻译,结合分析翻译过程中涉及的极为复杂的语言文化处理机制,郑教授提出,机器翻译最终取代人工翻译,尚需挑战以下任务:词义的模糊性、句式的复杂性、文化的多样性、风格的个体性和翻译的创造性。未来翻译行业的理想模式是职业译者与机译技术的紧密合作。而人工智能时代也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崭新的研究课题和广阔的研究空间,比如人工翻译与译后编辑的对比研究,以及机助条件下的翻译过程研究等。
专题系列讲座之八“译者的大脑:当翻译学遇到认知神经科学”在4月28日举行。长期以来被当做“黑匣子”处理的人工翻译过程,经过近四十年基于译者的认知和行为研究, 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成果斐然。然而,译者翻译时其大脑到底发生了什么?口笔译的认知神经机制应该怎样?这些问题涉及的正是翻译研究中一块“众所周知的未知领域”,亟需在神经心理学和神经语言学等研究方法的辅助下进行深入细致的实证探索。这次讲座旨在为大家呈现21世纪翻译学一块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翻译的认知神经科学。
在此次讲学期间,郑教授还和公司翻译研究室教研团队进行了两次课题讨论。在第一次讨论中,公司荆素蓉和张碧慧两位翻译课教师就口笔译教学与实践研究,与郑教授主要讨论了开展口笔译教学与实践研究的合作课题。第二次讨论线上线下同时举行,除了郑教授,与会的还包括公司纪墨芳、荆素蓉和乔洁老师,香港理工大学博士后骆雯雁老师在线参与了讨论。与会者就合作开展李提摩太翻译行为研究的可行性进行了深入探讨。讨论会决定从李译《西游记》入手,借鉴社会学中的行动者网络理论(ANT)进行宏观翻译过程的探讨。
讲学期间,郑教授还和公司经理张耀平教授及其他合作教师一同参观了公司社会史研究中心,与行龙教授就李提摩太研究方面展开合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相信在接下来几年郑教授的项目团队会为公司翻译学研究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产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郑冰寒教授简介
英国杜伦大学翻译学与语言学博士生导师,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英国皇家语言学家学会荣誉会士(HonFCIL),英国研究与创新署会员,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院士,兼任南开大学、四川大学等近十所知名大学客座教授。现任世界翻译教育联盟交流合作委员会主席,曾任英国汉语教学研究会主席(2012-2016)。研究方向包括翻译过程研究、翻译与认知神经科学、比较翻译学等。出版著作及编著五部,在国际国内顶级学术期刊Brain & Cognition,Journal of Pragmatics,Target,Babel,Perspectives,the Interpreter & Translator Trainer,Across Languages & Cultures,Translation & Interpreting Studies,LANS-TTS,《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中国外语》,《外语与外语教学》等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受邀担任Translation & Interpreting Studies期刊特刊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翻译过程专栏主持人;Frontiers in Psychology, Journal of Translation Studies, Translation Quarterly, 《外国语文》等期刊编委。联合主编的劳特里奇丛书《口笔译实证研究:后结构主义视角》于2021年5月出版。